2020年法学考博常识18问
在与考生的日常聊天中,以及昨日部分群组在交流群组中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特别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出部分具有典型性的问题,并提出我们关于本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1.普通考试制与申请考核制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关于这两个招生制度的区别,大家可以先行自我查阅其相关基本概念,并且了解基本区别。我们主要提出影响录取的几大核心因素:(按照作用地位进行排序)
普通考试制:外语、对手、导师、论文、出身
申请考核制:导师、对手、出身、论文、外语
2.法学考博录取影响引子概念的提出
很多考生都询问哪个学校更容易考取,我报考某某院校的录取概率是多少?我们通常是不回复这样的提问,或者直接像批判人似的把提问者批评一番。因为这样的问题必须基于大量的事实才能得出结论,而在你提出这个问题时是没有这样的基础条件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理解这样问题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考生根本对什么是法学博士,什么是考博一点也不知道,而是简单的套用考研甚至是高考的经验。而高考有一个硬性指标,那就是省级分数,考研有一个院校的分数,考博不再是一个省,也不是一个学校,而是一个导师一个导师的进行。虽然当下中国招录法学博士的院校不少,但是整体上而言,大部分院校单一学科的招生人数还是1-2人,这样其录取就不再依据于你做题考出的分数,而是多了更多的考评因素。
在上面我们对普通考试与申请考核的核心区别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其中的五个核心影响因素的排序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主要是考虑到多种因素的错综交错,让很多因素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动。例如导师的价值虽然超级重要,而决定录取的决定性因素,但是相对于申请考核制,普通考试制的第一个拦路虎是外语,而且即便你没有联系导师你有机会展现你其他方面的优势。申请考核制则不一样,如果你没有绝对的出身、论文优势,那么如果你不联系导师,你是进不了复试环节的,即便你很优秀,也没有展现的机会。
当我们假设你有机会去展现自我,或者度过了外语关,那么影响你的核心因素就是对手,这个我们一般关注度比较低的因素,特别是我们很难知道对手是谁,他的实力如何。不少时候在普通考试制下他影响你是否进入复试(复试比1:2-1:3),申请考核制度下他决定导师是否给你一个复试的机会(如果导师已经有合适的对象,而且你的成绩还不是第一、第二,那么这个对手的衬托作用就非常明显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少人不仅没有从优势对手中受损失,而且从中受益良多,大部分院校存在某某考生放弃录取,补录某人的情形。而如果没有这个竞争对手,可能在复试过程中放进来一个有点偏科的考生,你录取的可能性就很低了。简单举个例子,某个高校某学科连续多年没人达到复试分数线,就是因为有不少优秀学生参考拉高了外语分数线,导致该学科没人上线,其他学科考生因此从中受益。
当然上述解读有点混乱,这主要是讨论多个因素必然相互叠加,你很难说哪个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现实中我们遇到的不是这样的困境,而是清华大学某考生报名普通考试与申请考核有多大区别,你会发现主要因素只剩下导师、外语。或者是某二本院校考生报名普通考试与申请考核时有多大区别,你会发现申请考核看你论文与导师关系,普通考试看你英语与论文。并不是那么的复杂。
我们提出法学考博录取影响引子概念是想告诉考生,这个影响引子不是简单的线性函数,而是复杂函数,在询问问题时一定要询问线性函数的问题,不要询问复杂函数的问题。如果是复杂函数,那么就通过一定的途径把他先将为简单函数。例如你不要询问我没有北京大学法学院历年的考博真题怎么备考,而是要去询问我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免试后没有历年真题怎么备考?说实在的很多人一直在为考博的下一个步骤努力,但是我们清晰的知道其在上一个步骤就被pass了,解答他下一个步骤的问题没有啥用。
3.某某院校的招生学科是哪些?
关于这个问题也是不少人询问的,虽然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被批评,但是我们认为这跟当下我国的法学教育现状有很大关系。名校的学生、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区的学生整体上比较熟悉学科的师资情况,但是不少一般院校的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还是比较少。人家很努力,但是学校没讲座,图书馆没书,上课像放羊。这个问题整体上是比较好回答的,那就是如果往年招录过的去看看往年的招生目录,并且查阅师资配置情况,看看学院有哪些博导,他的研究学科是什么,最近新增博导是什么学科的?如果是第一年招生,那么就去看学院博导的学科。
4.法学博士招生单位有哪些?
这个统计工作比较费时间,无法短期内一下子说的非常全面,大家可以阅读一下我们总结的这篇文章。新增3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博点,247个法律硕士点(最新最全法学硕博点盘点)简单来说,52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院校,不少其他类的二级学科2020年招生法学博士。另外并不是一级学科博士点什么专业都招生,其实这是有要求的,通常一个学科招生是要求有3位博导的。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只不过当下部分院校开始时满足,后来其实只有一个该学科博导,一直这样没人说罢了。
5.申请考核制必须发表核心期刊吗?
想必你自己也知道不同学校的要求不一样,有些学校确实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部分院校对部分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其中一个核心影响因素就是你的出身。在此我们特别想说的是大家的出身已经无法改变就不要抱怨这个不公平了,学校那么多,而且也不是没有补救办法,少抱怨多努力。就像找对象一样,每个人都会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但是最后找到可能并不满足刚开始的要求,而且都预留一定的例外情形。不强求,随缘就好。
6.发表几篇论文合适呢?
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其实诚如第一个问题所言,只要我们报名了,你就不仅仅与你自己进行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与竞争对手竞争,因此很难说有几篇就有绝对优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导师绝不会期望你一个研究生发表超级多的论文,发表C刊,他更多的是想看到你会写论文,能写,勤于动笔,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如果非得从平均数上提出建议,我们建议2-5篇,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达到考博的那个基础要求就好(证明你的科研能力与勤奋度)。
7.我没有发表过论文就一定不会被录取吗?
这个也并不全是这样,其实论文只是一个比较容易评判的标准,而且论文包括发表论文与毕业论文,如果进入复试没有设置这些限制性要求,那么你只要能够证明你达到了被录取为博士的要求,还是有机会被录取的。在此我们也特别提醒没有论文的在读研究生,你的毕业论文也超级重要哦,把这个写好也能够证明你的科研能力的。当然如果你有时间与机会,还是应该尽量发表论文。
8.法学考博中是否存在歧视与不公平?
这个大家都懂得,其实绝大多时候存在形式上的不公平,但是你要说实质的不公平还是比较少。就是只要你足够优秀还是会被录取的,只不过如何去评判你是否优秀,如何评判你的能力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因此在现实中就设置了一些形式上的不公平。例如报名条件的限制,同等条件下录取本校学生等。其实大家应该知道博士生与博导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考博录取影响因子是一个复杂的函数,我们不能仅凭几个因素就得出存在实质不公平。其实大家的选择还是有的,一是去规避这些形式不公平,我不包括你;二是让自己去成为那个原则之外的人,例如你不是要求双一流吗,我发个核刊就等于双一流了。
9.可以一次包括多所院校吗?
可以的,只要你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就好。不过给出两点提示,一是最好2-3所,二是如果被一个学校录取了,就不要再占据一个学校的名额了。
10.当下还有在职博士吗?哪些院校招生?
还是有的,只不过名称不一样,这里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但是有一条是确定无疑的,你至少需要脱产学习一年,其他时间还是好商量的,你把论文发表了,毕业论文写好了,导师是理解与支持你的。原则上没有明确署名聚焦招在职博士的都招,只不过在决定录取优先级时会考虑你是否在职。在职业绝非都是负面因素,有时候还是正面因素,有实践经验,不愁就业。
11.某某院校值得去吗?
我的观点是,除了特别有名的清华北大人大法大等院校,其他学校的资源其实差别并不是那么大,而且当前博士这个文凭真的没有前些年值钱了,因此在时间与学校之间,我还是更倾向于时间,即如果今年能走就别等明年了。
12.你最关注的博士质量评判因素有哪些?
我认为常规的核心评判因素为:导师、名校、论文、课题、学术论坛、校友资源。而其中论文是最终决定自己就业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立志从事教学工作的,而它是需要自己努力才能实现的,学校在其中可能作用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大。其实如果回归到现实中,大家的核心关注点除了导师与名校,其他的还是考虑自己的现实生活与录取概率。
13.除了大陆院校,我们还有其他读博渠道吗?
除了大陆院校、出国留学,其实还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去台湾读博,不过限制你的户籍。还有就是去香港、澳门也是不错的选择。
14.我不知道某某院校,请问...
这是一个需要打住的问题,我建议大家当下什么事情做起来都不是那么难了,建议大家多努力行动起来,去真实的感受一下自己的设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毕竟读博是决定未来几年甚至一辈子的事情,如果不了解某导师,那就多读读他的文章,最好去听听他的讲座或者去他的课堂上听听,真的不费钱不费太多时间的。如果不了解某院校,那就去学校转转吧,不要重蹈高考后选大学的覆辙,认真的为自己的事情好好考虑一下。
15.考博英语怎么复习?
一方面并不是所有院校都有考博英语考试,因此一定要先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是否有考博英语。有的申请考核制还是存在英语考试的,至少会存在英语面试的,因此一方面不能放弃英语的学习,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搭配时间与精力,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至于具体的复习方法,我们之前也写过一些文章,大家可以自习检索一下,如果不会检索,那么就看一下这篇文章,拉到最后有方法。法学考博与微信入群的比较性理论研究
16.我考个雅思、托福怎么样?
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建议你考虑一下子就的经济情况与时间安排。一些基本常识与学习方法多动动自己的电脑、手机查查吧。
17.参考书目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考研时就令无数人纠结,考博了还是纠结。在此提示博士要看的东西太多,别问了赶快看书去吧,核心期刊,核心专著,报考导师的文章等等。魏东:刑法博士生考生阅读建议书目(2017年11月修订版)
18.怎么发表论文?
这个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存在大学问。我认为大部分人不会发论文的原因有2个:一是懒惰,二是没有方法。对于第一个原因,我只能为你加油,一天发8条消息。对于第二个,其实你可以看看我们之前的那个课,真的不错。《法学发表论文写作系列课程》学习指南重磅发布!哎,可惜很多人不识货。当然还有不想把减肥的钱用在学习上。
当然从昨天的聊天中,我们还发现了超级多的问题,只不过写了这么长,也没人点击在看,写的都不想写了。日后在写吧。